央行: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中新网1月11日电 根据央行10日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09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58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38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242亿元,同比少增4403亿元。
12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39亿美元,同比下降14.3%。全年外币存款减少1430亿美元,同比多减2507亿美元。12月份,外币存款减少82亿美元,同比少减129亿美元。(中新财经)
古代王朝更迭时,前朝货币都去哪儿了?(3)******
纵观中国古代“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命运,作为主流的金属货币,生命力很顽强,甚至超过它所属的政权。以铜钱为代表的金属货币,自身具有特殊性,使其不随政权更迭而迅速消失,而能够存在较长时间。特别是汉五铢、开元钱等具有时代意义的金属铸币,流通有数百年之久。钱法混乱、诈伪丛生,正常的经济活动难以展开之时,政府也会试图回收市面上的“恶钱”、铸造新钱,建立稳定的货币秩序,当然,新钱也难以迅速将市面上的旧钱“斩尽杀绝”。而与之相比,尤其依赖政府信用、保持稳定币值的纸币,则与政权的兴衰紧紧绑定在一起。
政权更迭,属于王朝的政治统治已经终结,而经济上的惯性却依然存在,货币也是其中见证。
参考资料:
《史记》《汉书》《旧唐书》《文献通考》《日知录》《清史稿》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宋岗梧:《古钱钩沉》
罗文华:《中国钱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