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彩网投资平台交流群|平台推荐官方版v2.9.1(2023已更新)
盈彩网投资平台2023-01-31 16:05

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蓉开幕******

  中新网成都1月10日电 (岳依桐 王利文 何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0日在成都开幕。本次会议为期5天,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开幕会并讲话。

  开幕会上,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田向利代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五年来,十二届省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大局议政建言,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四川建设,积极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献计出力,以高质量履职促进高质量发展。

开幕会现场。 王磊 摄开幕会现场。 王磊 摄

  报告提出,做好今后五年政协工作,要坚持“坚决维护核心、倾力服务中心、坚守为民初心、广泛凝聚人心”总体工作思路,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做好思想引导、力量汇聚、议政建言、服务大局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执行主席欧阳泽华代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十二届省政协的提案工作情况。十二届省政协期间,广大委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共提出提案6428件,经审查立案5465件。目前,立案提案已全部办理答复。

  王晓晖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着力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更好为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汇聚智慧和力量。

  作为四川省政协港区委员,四川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心怡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烈雄专程从香港赴蓉参会。开幕会后,他在接受时采访时谈道,此次上会,自己带来关于推动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的提案,还关注川港合作、文旅融合等多领域议题。

  歌手冯家妹的身影也出现在大会现场,四川省政协委员的新身份让她深感责任重大。初次上会,冯家妹带来了关于四川方言保护的提案,希望从青少年教育层面推动地方方言保护,避免宝贵的民俗文化流失。(完)

盈彩网投资平台交流群

云南依靠科技——把天拉长 把地拉宽******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㉙】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云先锋

  千百年来,水稻都是种在水田里,可云南澜沧的高山旱地,不仅能种水稻,还能大丰收。这真是个新鲜事!

  云南多山,灌溉条件有限,水稻产能长期缺口较大。山区农民的口粮,以玉米等杂粮为主,想吃大米就要外购。

  这样的状况发生改变,是从2021年5月开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率领云南农业大学团队来到澜沧县,在竹塘乡蒿枝坝村的山地上,试验旱地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种子是云南农大稻作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旱地上种苞谷。旱地种水稻?怎么可能!”不仅蒿枝坝的拉祜族群众议论纷纷,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心里也没底。

  但让村民们感到惊奇的是,这些旱地上种的水稻真的自始至终不用浇水灌溉——谷种播种到干燥的土壤里,等雨水落地,稻谷秧苗便破土而出。只靠喝雨水,这些水稻就能茁壮成长,结穗弯腰!

  “澜沧地区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所以我们在澜沧旱地种的水稻都不用人工浇水。”云南农大稻作所所长文建成解释,“事实上,云南多数山区旱地种水稻都不用浇水,只有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下的地区才需要人工补点水。”

  其实,新稻种的种植,并非一帆风顺。稻谷秧苗长出来时,杂草也疯长,“地老虎”等害虫也猖獗起来。为防治植物病虫害,朱有勇经常蹲在稻地里,指导村民科学除草杀虫,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我们的旱地水稻从耕地、播种、除草、收割都是机械化,打农药用无人机。依靠科技种田给村民们做示范,省劳动力,每亩比水田水稻节省成本五六百元。”朱有勇告诉记者。

  蒿枝坝的村民们看着试验田旱地里金灿灿的水稻,纷纷要求把玉米地改种水稻。2022年,仅竹塘乡就种植水稻旱种7861亩。他们的付出,很快得到了回报。

  2022年9月,蒿枝坝的稻谷丰收之际,中国工程院有13名院士齐聚这里,见证示范种植的405亩杂交稻旱种的丰收:一穗穗金黄的稻谷压弯了腰,连片的杂交稻旱种犹如金色的海浪阵阵翻滚。收割机很快收获了满满一车的新鲜稻谷,专家组经过现场称重得出了结果——平均亩产690.9公斤,比传统旱稻产量提高了近400公斤。

  “水稻上山有效解决了澜沧水田少、旱地多、水稻产量不足的问题,适宜在广大山区推广,对云南‘稳口粮’工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建成向记者介绍,“2022年,澜沧县20个乡镇推广水稻旱种的2.7万亩,全部获得丰收!”

  澜沧县水稻旱种的成功,是整个云南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省针对粮食安全结构性问题,把水稻旱种作为“稳口粮”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低海拔雨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探索水稻旱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创建省、州、县三级示范样板77片,示范面积2.1万亩。

  在示范样板的带动下,2021年和2022年,两年间,云南分别示范推广水稻旱种24万亩、53万亩,覆盖59个县(市、区),并由海拔1700米以下扩展到1900米左右的区域。

  云南省级财政还安排1亿元资金,按每亩200元的补助标准支持水稻旱种。农技推广部门为水稻旱种提供科技支撑,对农技人员、合作社、种粮大户进行培训,举办技术培训班1896期次、培训130万人次。

  “我们研究的是什么?就是依靠科技,把天拉长,把地拉宽,在一亩地里面,尽量提高土地的生产率,端牢中国饭碗。”朱有勇说。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3日 01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盈彩网投资平台地图